版权所有:石家庄大云网络工作室 | 工信备案:冀ICP备20000450号 | 未经本站允许或书面同意请勿转载和镜像侵权必究
关于我们:模特之家每天重点发布最新的模特资讯和模特赛事报道等,努力创建属于中国模特界的最优秀的网络交流平台
模特群号:本站模特群主要提供模特求职、模特招聘、行业交流等,如您想进群需要添加网站客服微信需注明来意即可进群
网站管理员联系方式:见首页底部 主要解决网站有侵权或违规信息的删除和更新等

扫码添加微信

进模特微信群
近日,西安某模特公司发生一起群殴事件,起因系张女士一行人要求退还所缴纳服务费用,多名模特公司工作人员对张女士等进行殴打。次日,公安局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四十三条之规定,以结伙殴打、伤害他人,对模特公司员工作出治安拘留15日的处罚。在此之前,一位女大学生爆料称,此模特公司以收取培训费的名义套路大学生贷款,受害者前去讨要说法,却被该公司的人打得头破血流,而爆料视频也显示双方的确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。除此之外,该公司还涉多起民事纠纷案件。 自2019年10月起因诱导借贷、退费难等问题被投诉并被多家媒体报道,类似的“受害者”疑似已超200名,目前有50多名女孩提供了证据,金额累计已达23万元。对于群众反映该公司存在的其他违法问题,公安机关已经立案调查。 事情发酵后没几天,有群众表示这哪是什么模特公司,其实就是一个校园贷中介公司,只是很会伪装罢了,仔细梳理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套路: 1.利用大学生想要部分经济独立的思想,给予所谓的兼职工作(通常声称成本低收益高)吸引其注意。 2.借专业培训的名义,向大学生提出收取费用的要求,顺理成章“建议”并帮助其进行网上贷款。 3.之后形式上安排兼职工作,给予微量报酬,将发生纠纷的时间拖长,最后置之不理。 套路说深也不深,其实受害者陷入其中也不是没有原因的。 从个人来说,大学生涉世未深、经验不足,懵懂而无法识别未知事物的好坏;害人之心不可有,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,凡事也需三四而后行,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可听不可信,就算真的有,也不会掉自己眼前。 从社会上来说,有关部门还不够重视,就如此案中受骗者近两百人,其中有些人曾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,报警、找工商、打消费者热线等,最后却基本都不了了之,问题屡次得不到解决,受骗者心灰意冷,慢慢就放弃了;希望有关部门可以重视起来,严查这一类的公司,为公众“避雷”。 在这种情况下,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后,受害者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。 1. 协商调解 大多数情况下,除了出于时间、金钱、程序繁琐等方面的考虑,人们还存着一些老旧观念——认为去法院把事情闹大会使面上无光,因此不愿意遇事就到法院提起一纸诉状,而是希望通过协商来解决纠纷。顺应人情社会,同时为了节约司法资源,法院其实也提倡“调解优先、谈判结合”。 2. 起诉 双方调解无果,则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解决问题。 在本案中,该公司在合同中备注"甲方建议乙方不要参加与网络贷款的提前消费行为,但甲方无权干涉乙方支付钱款的来源渠道"等,用备注完美的绕开了自己的风险,利用学生没有处世经验这一点,签了一个既非劳动合同,也非劳务合同或一般服务合同的 “三不像”合同。 而受骗者一开始签合同的时候就没有看清具体合同条文,又受公司的误导,以为合同签后就证实入职成为公司员工。根据具体情况,这个合同可构成重大误解或欺诈,被害人可以起诉至人民法院,申请变更或者撤销合同,合同撤销后,该公司应返还财产。 若无法证明存在重大误解或欺诈的情节,也可以以该公司未能提供相应的模特演出机会、未能提供提高专业技能的培训等理由,主张公司未履行义务,申请合同解除,要求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。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,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。当人们在社会中日渐学会与一些网络不法分子周旋后,这些不法分子又将黑手伸向了大学校园,利用大学生的懵懂将其拉入网络高利贷款的深坑之中,近年来这类事件的发生已经数不胜数,甚至有人为此家破人亡。 打击网络犯罪,维护合法权益,捍卫法律尊严。独木难成舟,根拔网络毒瘤不仅需要个人的警惕,还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普及教育,以及社会的治理与监督。 |